2016年1月28日 星期四

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到底怎麼看?

文/江湖
政府這場打房仗打得漂亮,不但獲得人民的支持,還成功的加重賦稅,然而現在一堆投資人在討論的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到底內容是甚麼,大家像霧裡看花越看越花。儘管她還沒通過,各位散戶投資人一定要即時關注它。

原本的稅制:(高手請跳過)
原本的房地產買賣稅制是採取房屋、土地分開課徵 (可參考本部落格所寫,買賣房子要繳甚麼稅? 文章) ,所以賣掉房子的時候要繳兩個重要的稅,分別是
1.土地增值稅:   就是你房子持有期間,土地增值的價差他要課你稅

2.財產交易所得稅:  就是你房子持有期間,房子賺到的價差,他要課你所得稅。

但其實這兩個都繳不了多少錢,甚至可以說是很便宜的稅金。有些人賣掉房子繳的土增稅和交易稅可能都還比管理費還要少。

太詭異了,賣掉房子賺了兩、三百萬的不在少數,可是繳的稅卻是少得驚人,到底為什麼?
因為財產交易所得稅可以用政府公告的"房屋評定現值"來申報。


房屋評定現值會不會漲? 會的。 但是漲的速度很慢! 而且政府一年才調一次,所以三年前房子買400,今年賣掉,賣550或賣600所課的稅是一樣的,因為今年的房屋評定現值跟你賣多少完全沒關係,就算賣1000萬賺了600萬還是一樣的稅。 (超暗黑)

房地合一後:
未來若房地合一推行(再次強調這是草案,還沒通過),政府要用實價來課稅,所以三年前,政府推出了一個政策來佈局,就是實價登錄,它存在的終極目標本來就是為了實現實價課稅。政府知道你買多少(因為有實價登錄),也知道你賣多少(申報所得稅),這樣你就逃不了。

那到底房地合一後到底怎麼課稅?
簡言之 就是建物(房子)和土地一起課稅,以後不分開課徵了,所以只需繳一個稅,就是財產交易所得稅,而且必須使用實價課稅,不能再用房屋評定現值報稅了。

也就是說,我買800,賣1000,賺了200萬,我必須報200萬的交易所得稅。而政府為什麼知道你買800萬?  因為有實價登錄啊。

另外還有一項規則各位得先了解,就是交易所得要先扣掉土地增值稅,以上面的例子來看,如果土增稅算出來要繳10萬元的話,那交易所得課徵淨值就是200 - 10 = 190萬元,是用190萬去計算稅務。 這部分是好的,因為你可以扣掉土增稅的部分。

實例計算:
那現在用一個極端的例子來計算好了,假設買了一個房子1500萬元,最後賣了1850元。然後持有期間的土地增值稅是20萬元,所以報稅總共要用多少淨值去報呢? 請看小編算給你看

首先告訴大家,服務費可以報購屋成本來節稅喔,所以收據千萬要留著。
買1500萬 付2% =30萬,18500付3% =55萬,總共是85萬。








所以報稅要用賺245萬去報稅,然後再依照下表的稅率去做分別課稅
我們可以很輕易分出,245萬是落在第4級的30%課稅級距裡面。所以總共要課

所以總共要繳交 37萬元的財產交易所得稅。
所以換算起來總共要繳交的稅金是 37/ 245 =15.1 %



跟內文一開始所提到的用房屋公告評定現值去報稅的結果是天壤之別。

這樣大家看出它的威力了吧。

但是有沒有甚麼方式可以免稅呢?!!
有的,聯合報已經幫小編整理好了,非常清楚。 


蘋果日報也說得非常清楚了,所以3000萬以下的房子可以減稅,但是因為目前都還在討論中,所以詳細的規則,還要持續關注。

不過相對的,奢侈稅同步停徵也是一個重點。


那到底房地合一、實價課稅之後對台灣房市會有甚麼影響,請看小編 下篇揭曉!!!

To be continue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